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473章 三路合围 为师必胜(1 / 2)

汉章武三年十月,牂牁郡夜郎县外。

犹记得在二月初时,邓艾奉丞相诸葛亮之命率数千梁州军进入牂牁郡讨伐朱褒。

但不幸的是,邓艾的大军在一进入牂牁郡的范围之后,便感染了瘴气。

尽管感染的人数不多,尽管随军的孟获及时找到了为梁州军治疗瘴气的方法,但梁州军的战斗力与军心还是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影响。

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,邓艾的五千梁州军遇上了更加棘手的困境。

从交州出发的上万交州兵,在士徽的带领之下来到了牂牁郡,并趁梁州军军心不稳战斗力下降的关口,凭借着人数与地利优势,渐渐对梁州军形成了合围之势。

最重要的是士徽身边的虞翻,为士徽提出了“四面楚歌”的计策。

在这个计策的影响之下,梁州军的军心更加低迷。

但幸运的是,当时梁州军有着两个优秀的将领——邓艾与石苞。

邓艾与石苞在经过商议之后,及时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稳定人心,并且率军固守营垒,这才让数千梁州军没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一开始时,士徽与虞翻还觉得诸葛亮可能是有诈,于是也与诸葛亮一般,采取按兵不动的战术。

本来想着邓艾或许不久后就会识趣离去,可没想到的是,邓艾一直等到了现在。

这让夜郎县在这次南征大战中,可以算的上一个兵家必争之地。

他建议士徽既然诸葛亮打定主意按兵不动,那士徽可借此时机联系朱褒与雍闿,让他们调来更多的兵马,再次将汉军给团团围困起来。

若是能借此一战击败汉军,那朱褒还是乐意之至的。

可他也知道,他是劝不动诸葛亮的。

而当两支汉军合兵之后,代表着汉军已经与敌军有一战的实力。

诸葛亮听到杨仪的声音后转过身来,面对杨仪的担忧,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。

而当这在外人看来十分危险的局势发生之后,身为南中汉军统帅的诸葛亮又在做什么呢?

士徽深知他此来的目的,乃是击败汉军扬名天下的,汉军一直不出战,他又如何击败?

难道要继续猛攻汉军大营吗?

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,想着要与诸葛亮比耐心的士徽按捺不住了。

夜郎县地理位置特殊,它正好位于越嶲郡、益州郡、牂牁郡三郡要道的交汇之处。

士徽不能说是冲动急躁的性格,但他却是有野心的人。

士徽也是看过兵法的,虞翻的建议让他觉得十分符合当下的战情,于是乎他便听从了虞翻的建议。

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夜郎县的局势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。

这片浓厚的黑暗,好像预示着汉军来日的光景,压得上万汉军都有些透不过气来。

可哪怕夜郎县对于三郡都十分重要,但由于南中经济落后,所以数百年来夜郎县的发展并不算好。

毕竟汉军面临当下的局势,与他这个大军统帅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两万余的大军突破汉军大营尚有些困难,但借助地利将汉军再度团团围困起来,那还是问题不大的。

尽管诸葛亮的战绩比不上糜旸亮眼,但也算是个知兵之人。

若是诸葛亮在数路大军将他合围之前察觉到危险退却,那么士徽便可借助地利,对退却的汉军发起进攻。

好像一时间,半年前汉军面临的那四面楚歌的境地又即将上演。

若非如此的话,三家叛军也不会想着,尽力在夜郎县外消灭汉军。

当得到士徽的来信之后,朱褒本想拒绝士徽的请求,可他想到士徽乃是他的盟友,现在的牂牁郡离不开士徽的帮助,更何况在朱褒看来,士徽的想法也有着很大成功的可能。

在数个时辰前,诸葛亮曾嘱咐杨仪,若是这个时辰邓艾还未离去,那他便来告知自己——哪怕是自己已经入睡的情况下。

邓艾是清晨就求见他的,诸葛亮知道邓艾求见他的目的是什么。

由于心志坚定,诸葛亮也没有被众人的质疑,汉军士气下降的事实所影响。

于是乎他又想到了虞翻。

相比朱褒,刚刚大败一场的雍闿实在拿不出太多兵力,这次他只带领了三千大军来到了夜郎县外。

他正在凝神看着大帐内的地图。

这段时日以来,他甚至连议事也没召开过,他只是静静地在大帐内,观察着夜郎县外的地形。

所以当这个消息散播开来之后,也在不久后传到了刘备的耳中,引起了他的急切和担忧。

哪怕雍闿带来的大军不多,但眼下他们三方合力,总兵力已经突破两万。

但,在这片广袤浓郁的黑暗之中,却有一抹亮光一直存在。

他好似不知道数里外就有上万敌军一般,就静静地带领汉军驻扎在夜郎县外,每日里只是养兵讲武。

诸葛亮睿智的眼光,顺着手中烛光的移动,一点点地在夜郎县的地图上观察过去。

他当即率领刚刚进入益州郡的近万汉军前往牂牁郡驰援邓艾。

邓艾的坚持,让诸葛亮越发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。

这一个月来,邓艾几乎每隔数日都在苦战之中。

那抹亮光正是从诸葛亮的大帐中的烛火发出。

在之前的战事中,由于士徽的踊跃,朱褒一直在保存实力。

越是了解,诸葛亮对心中的谋划,就越有信心。

可恰恰是这种知兵之人,却做出了令其他知兵之人完全看不懂的操作。

诸葛亮从没希望有人可以懂他心中的谋划,高山流水,知音总是难寻的。

他有想过孙权会暗中协助南中叛军,可他没想到孙权会出动如此多的大军,会如此的明目张胆!

诸葛亮大惊之后,当即便转换了战术。

也正是这抹亮光,给了上万汉军心中留下了一份期盼。

诸葛亮所作的这

等杨仪走后,诸葛亮望着空荡荡的大帐,他不禁拉扯了一下身上的御寒披风。

可纵使刘备再急切,担忧又有何用呢?

现在汉军的兵力亦有上万,想凭借猛攻的方法拿下汉军大营,那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。

当下大汉已经无可用之将,更无可调之兵,刘备能做的也只有相信诸葛亮一途。

虞翻对当下的战局也是没什么办法的,但在士徽的逼迫催促下,虞翻最后还是想出了一个计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