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(1 / 2)

曹休一脸焦急地望着堂外。

在曹休的焦急目光下,一名斥候慌乱的身影出现在堂内。

见到斥候的归来,曹休连忙问他道:

“军情如何?”

曹休的声音有些沙哑。

沙哑的声音,加上曹休那充满血丝的眼球,证明着这段时间以来,曹休未睡过一次好觉的事实。

而这一切都因为那个叫做陆逊的书生将军!

就在前段时日,曹休突然收到来自巢湖哨岗的急报,说是有一支精锐的吴军,奇袭了哨岗。

在得知这个消息时,曹休整个人呆愣了好一会。

巢湖是吴军水军北上合肥的必经之路,正因为如此,他才会在巢湖处布置下哨岗。

明明距离合肥只有数百里,为何不一鼓作气赶到合肥?

夏侯霸寻找到文聘,在对着文聘复述了一遍曹休措辞严厉的话后,他自己还对着文聘语带威胁地说道:

“后将军是想携兵自重吗?”

曹叡的诏令到达曹休手中,已经有数日的时间。

当下合肥兵力空虚,而吴军又步步逼近,这怎么能不让曹休感到担忧。

听到斥候的禀报后,曹休的心情由担忧转变为心急如焚。

曹休是曹魏宗亲,而文聘虽十数年来守边有边,可他毕竟是个降将。

夏侯霸论地位,论资历,都远远不如文聘。

在收到曹叡诏书的

他很自然的将自己的心急、自责转变为怒气,发泄在了文聘的身上。

但身为曹魏宗亲的曹休,又岂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呢?

占据庐江全境,是在营造地利,选择在四月出兵合肥,是在营造天时。

面对曹休的询问,斥候连忙回禀道:“大量吴军战船,已经出现在施水河道上!”

而四月更是淮泗水系春汛到来的时期,在这一个时间段内,吴军水军行军的便捷性将会被发挥到最大,几可做到来无影去无踪。

让使者告诉文聘,若三日内孤还看不见文聘他的援军,孤势必上本弹劾他拖延行军的行为。”

身为宗亲的夏侯霸来到文聘军中后,见到文聘竟然停下行军,反而选择在六安城外扎营修整,这让夏侯霸恼怒不已。

几乎是间隔一日,就会遇上一波。

就在文聘下达在六安城外安营扎寨的命令后,曹休的

仔细算算的话,这已经是这几日来,曹休

可今时不同往日。

文聘不是注意不到这一点,只是他也没办法。

而副将怯弱的表现,更让曹休感到气愤。

因为一旦占据庐江全境,就代表着东吴水军在合肥周围的水系中,可自在纵横不受束缚。

而当携兵自重四个字落到文聘的耳中后,直接将他吓了个半死。

而文聘也很快从斥候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。

曹叡诏书内的语气很急切,这让文聘也急着想尽快赶到合肥。

可哪怕文聘的行军速度已经算的上不慢,但在这一路上以来,文聘还是连续遇上了三波曹休派来的使者。

在种种事务的耽搁之下,文聘在收到曹叡诏书后的

而吴军突然奇袭巢湖岗哨的举动,也无疑在直接说明一件事——那便是吴军接下来很可能会采取对合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。

在诏令中曹叡让曹休坚持一段时日,他已经下诏让江夏太守文聘支援合肥。

正因为这种判断,故而曹休才会将合肥内外的大部分精锐,调往关中抵御汉军的入侵。

但仓促之下,兵马岂是那么好集结的?

这种情况下,一旦吴军对合肥城发动猛攻,他能靠那些军心动荡的老弱残兵,守住近十万吴军的猛攻吗?

尽管合肥会陷入险境,是曹休的决策失误。

可是在这数日来,曹休却始终未见过援军身影的出现。

在这种心理状态下,文聘率军赶到了六安城外。

早在发现吴军意欲北上的

副将听完曹休的话,对着曹休一拜后连忙跑出去传令去了。

想来不出三日,文聘就能率军抵达合肥城下。

众多魏军的不满,在无形中影响着魏军的军心。

他可以当面指出文聘的“失职”,但他终究对文聘的军队没有指挥权,更没留下监督文聘的权利。

合肥就坐落于施水旁,大量吴军战船出现在施水上,意味着至多再过几日,吴军便可对合肥发动猛攻。

这是一件不需要多加思考的事。

文聘是在数日前收到曹叡的诏书的。

毕竟唐突进军的确有可能受到吴军的埋伏,可若是不马上进军,用不了几日他就一定会受到曹休的清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