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(1 / 2)

就在糜旸在街亭等待姜维的时日中,虞翻带着陆逊的亲笔书信回到了建业城。

孙权听闻虞翻是作为陆逊的使者归来的,因此他为虞翻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。

早在虞翻回到建业城前,合肥被吴军攻下的消息,就已经传到了建业。

这并不奇怪,徐盛是孙权一手提拔的大将。

故而哪怕孙权没有明说,但一旦前线有所风吹草动,徐盛还是会自觉的先写奏报发往建业的。

风吹草动尚且如何,更何况是攻下合肥这等大胜?

在得知曹休火烧合肥逃遁的消息时,孙权一开始有些难以置信。

就算孙权知道曹休火烧合肥会给吴军带来什么样的后果,但合肥城周围的地带,现在完全落入吴军的控制中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
而在以往他掌权的岁月中,他数次起兵十万攻打合肥,却数次灰头土脸的被魏军击退。

自那以后,成为了孙权心中最大的屈辱及心病。

由于自己的战绩,孙权都几乎认为合肥是一座不可能攻打下的城池。

在用盛大的仪式将虞翻迎入太尉府中后,孙权就激动地握着虞翻的手言道:“今时让孤在天下贵者,伯言也!

玄德有糜旸,孤有伯言,足相敌耳!”

当这类论调来到各大世家的宴会上后,代表着孙权也会知道了。

毕竟现在的陆逊可谓是孙权的心肝宝贝,况且孙权也不是一般的君主,些许毫无根据的离间对他根本没用。

在这道封赏陆逊的文书中,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,封历阳侯,并赐钱一亿,赏黄金五百斤。

大笑完后,孙权反应过来,他对着虞翻再次询问道:“伯言突然让卿折返,可是伯言在前线有何困难?

若有卿可尽言之,孤自会为伯言做主!”

合肥被吴军拿下后,吴军下一步考虑的当然应该是乘胜追击。

听到这两句话的孙权近臣是仪,适时咳嗽了几声,想以此提醒孙权。

在看完后,孙权一方面觉得陆逊的请求很重要,另一方面心中的愉悦程度又加重了几分。

这些论调当然不是中伤,当下在江东如日中天的陆逊的。

为了孙氏美好的未来,孙权不缺乏梭哈的勇气。

在“愈演愈烈”的请求孙权亲征的言论下,孙权特地就此事召来了一次议会。

“至尊身起兵戎,深知兵略”这一句话,可谓是说到了孙权的心窝子里。

欣喜若狂的孙权,在稍微冷静下来后,就想着要派出使者前往合肥大大封赏陆逊。

因此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,整个江东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中。

但目前孙权名义上是大汉的太尉,而大汉的重号将军都已经有了人选。

这次议会的结果如何,不言而喻。

虞翻也不拖延,他连忙从怀中掏出陆逊的亲笔书信,然后由是仪转呈给孙权。

这已然算的上大不敬。

姜大运输队长,回来了!

故而孙权只能在职权范围内,授予陆逊杂号将军的称号。

他通过了一种方式,来让自己内心的渴望,有了实施的背景。

得知这个消息的糜旸,连忙出营迎接姜维的归来。

“仲翔以为,孤这番封拜,伯言会满意否?”

乍一看辅国将军的地位不高,不是重号将军。

再次看到姜维的时候,糜旸都快有些认不出他了。

在这种立场之下,孙权怎么能贸然说出“天下贵”,“与玄德相敌”的话呢?

卿可即日回转前线告知伯言,孤接下来会征调江东所有的人力物力运往前线,支持伯言继续北伐。”

甚至肉眼可见的,汉军的人数减员了不少。

就连陆逊都夸自己“身起兵戎,深知兵略”,其他大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?

况且孙权觉得自己就是去合肥看看,就只是看看而已!

不止姜维如此,跟随姜维前往玉门县的数百汉军,个个也是如此。

当孙权做出这样的举动后,只要不是个傻子,都能看得出孙权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虞翻继续留在建业城内已经没有了意义。

孙权当即对着虞翻言道:“卿可放心。

此时站在糜旸身前的姜维,整个人灰头土脸的,身上还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刺鼻臭味。

不少汉军身上,还都带着伤。

拿下合肥,对于江东来说,是一场能够极大程度提振人心的大胜。

而当下孙权以为陆逊遇到的困难,乃是又有哪位宗亲或宿将,不服从陆逊的调度了。

在得到孙权的承诺后,虞翻起身对着孙权告退。

合肥对江东来说有着怎么样的战略意义,在过去的数十年中,被江东的一众英豪快说烂了。

对能为自己立下大功的臣子,孙权从来就不会吝啬他的柔情。

一旦江东逆风时,孙权就像一先知者一般,总是会在艰难的环境下,做出各种正确的预判。

虞翻起身对着孙权微微一拜答道:“至尊放心,将军不是贪慕名位之人,至尊对将军的爱重,将军会知道的。”

只是孙权的使者还未到来,陆逊的使者虞翻却先一步回到建业。

孙权说这句承诺时,语气很是斩钉截铁。

并且犹如化作几根柳絮,将孙权的内心挠的痒痒的。

只是在虞翻面前,孙权并未表现出异常。

在一切尘埃落定后,这个消息也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传送出去。

只是忙着忙着,在几名来自西方的使者进入建业城中,城内突然就出现一些新的论调。

这样的战略意义,不可谓不重大,更是隐隐在夺取荆州的优先级上。

这些论调的内容是,建议孙权亲征的。

孙权命人毫无理由地赏赐了那几位建言他亲征的大臣。

别说后世的自媒体,在后世的千余年间无数名臣将相都对三国情有独钟,可那些名臣将相提起孙权的武略,哪一个不是快把头摇断了?

事实胜于雄辩,孙权的武略就是令人看不懂的差劲。

这道文书,正是孙权为陆逊准备的封赏文书。

孙权见状一脸慎重地接过陆逊亲笔书信看了起来。

尽管江东取得拿下合肥的大捷,但目前名义上江东还是大汉的藩国,孙权更是大汉的太尉。

甚至喜极而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