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飞舞 惊人转变(1 / 2)

在一望无际的数千艘汉军战船之前,有着十数艘走舸。

走舸是当世的运兵船,体积狭小,通常会跟随在大型战船之后。

它需要保护。

但今日在两军水军之前,汉军却一反常态的却让十数艘走舸林列在前。

如此反常的举动,并不是出自于糜旸的命令。

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常,概因魏延正立于这十数艘走舸中的其中一艘上。

魏延看着前方的数百艘吴军“战船”,眼神中有着不屑的神态。

可以说,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吴军水军的底蕴的确非同一般。

哪怕今日因为事出突然,吴军只能调出港口内的运粮船来阻挡汉军水军,可就是吴军的运粮船,论单个的体量,也比汉军的战船大且先进不少。

从当下明面上的力量对比起来,虽说汉军战船众多,但吴军要是凭借着数百艘高大的“战船”,阻挡住汉军一时,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
这也是潘璋为何要急催几位心腹出兵的缘由。

潘璋要的就是这一时的时间!

但魏延依然不屑。

身为今日汉军水军的先锋,魏延在他的船头两旁,插上了两面灵幡。

左边一面灵幡上,写的是“复国山河”,右边一面灵幡上,写的是“奉迎英躯”!

这两面灵幡,是魏延为吴军准备的。

而两面灵幡上的八个字,更是象征着汉军对吴军的国仇私恨。

自将这两面灵幡挂起之时起,魏延已经不需要再说热血的话语来鼓动士气。

凡是看到这两面灵幡的汉军,脸上无不带着愤恨之色。

愤恨,是可以转化为力量的。

而接下来魏延做的事,更是将数万汉军心中的热血给彻底点燃。

魏延率领着身边的十数艘走舸,从汉军的水军阵列中快速驶出。

一开始不要说是吴军,就是汉军,也对魏延的这个举动并未有多大在意。

魏延虽说身份不同一般,但他当下驾驶的乃是走舸。

走舸的体积,限制了它极少在两军水军正面对战时出现。

就算偶有出现,也是用作巡游江岸之用。

对面不知魏延身份的吴军,当下就是以为,那十数艘走舸的出现,乃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己方阵型的。

但很快的,吴军中的几位将领就发现了不对劲。

走舸的速度奇快,没一会儿那十数艘走舸,就冲至了他们的警戒范围之内。

若是这十数艘汉军走舸,乃是为了观察己方阵型,这时应该停止前行了才是。

可是并没有,他们依然在一往无前!

那十数艘走舸一往无前的姿态,让几位吴军将领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。

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。

难道对面的汉军,是想用这十数艘走舸,直接冲击己方的阵型?

这个想法听起来很荒谬,但随着那十数艘走舸的越发逼近,吴军将领们很快意识到这个想法竟是事实!

直到这一刻,吴军将领们才想着要派人拦住那十数艘走舸。

可这时,由魏延亲率的十数艘走舸已经来到了吴军的前阵之处。

意想不到的事,就会引发心中的慌乱。

或者说当数千艘汉军战船出现在眼前那一刻起,被临时拼凑起来的数千吴军水军,心中就有着慌乱的情绪。

而魏延令人意想不到的做法,更是将吴军心中的慌乱情绪,给刺激到最大。

慌乱之下,吴军的前阵如何能抵挡。

于是在吴军将领的指令还未下达到前阵时,前阵的吴军水军就被迅猛冲入的十数艘汉军走舸,给冲了个七零八落的。

在这过程中,前阵的吴军水军中不是没人想去抵挡住魏延。

但他可是魏延!

有一位吴军敢挡路,魏延就杀一个。

有一对,魏延就杀一双。

若有一支吴军水军小队敢拦在自己的身前,魏延就直接下令让走舸撞向他们,然后魏延带领着善攀登的汉军,直接登上吴军的战船与他们厮杀。

魏延不要命般的打法,直接吓坏了想围上来的吴军水军们。

不要命的人他们见过,可既不要命又如此勇猛的,实在是少见呀!

在魏延迅猛的攻势下,吴军的前锋纷纷败退,不敢试着挑战魏延的锋芒。

而后方的汉军水军见魏延如此勇猛,俱都控制不住的高声欢呼起来。

随着阵阵可震破吴军心肝的欢呼呐喊声响起,数千艘汉军战船再也按捺不住,一时间千帆尽扬,顺流而下朝着吴军的水军阵型冲杀而来。

近有杀神般的魏延开路,远有如狼似虎的汉军水军在逼近,数千吴军水军的心神剧震。

可让吴军将领更加抓狂的是,那魏延的目的似乎不单单在于杀戮。

在吴军水军前锋不断败退的情况下,魏延的注意力很快就开始转移。

等杀完身前的又一位吴军,明明可占据吴军战船的魏延,却直接从甲板上跳下,又回到了原来的走舸之中。

待身形立稳之后,魏延不理睬身旁对他畏惧不已的吴军前锋,他将目光看向了数千吴军的身后。

那是州陵港口的方向。

目光一锁定,魏延又很快动了起来。

在多轮的拼杀之下,跟随在魏延身边的走舸少了几艘。

但这并未对魏延前进的想法,产生哪怕是一丝阻碍。

不断的催促声从魏延的口中发出,在魏延的催促下,十数艘走舸行进的速度又猛然快上了几分。

为何魏延要选择走舸,作为自己冲锋的“坐骑”?

因为走舸尽管有多般不好,但它在水面上的速度,却是当世任何船只都无法比拟的。

快到极致的十余艘走舸,就像糜旸亲手射出的利箭一般,朝着州陵的要害射去。

潘璋是有想到过,以港口内的那数百艘运输船,是难以抵挡住顺流而下的汉军水军的。

毕竟吴军将领们一直鄙视的是荆州水军的战船,却从未鄙视过荆州水军的作战能力。

明知可能挡不住,却还是下令出击,在于潘璋想拖延时间。

拖延到他有时间能召集城内士卒,拖延到他能率领吴军在岸上列成阻击之势。

半渡而击!

可潘璋能想到的,糜旸会想不到吗?

糜旸给魏延下达的命令,是要不惜一切代价,以最快的速度登岸!

魏延前进的方向,很快被在不断后退的几位吴军将领注视到。

察觉到魏延的意图后,他们不免又惊又怒。

只是在惊怒交加后,那几位吴军将领却知道,他们不能再退了。

今日的水战可以输。

可要是让魏延一路迅速打穿至港口中,要是让跟在魏延身后的汉军在短时间内顺利登岸,到那时州陵城可就危险了!

能被潘璋视为心腹,这几位吴军将领的能力如何暂且不论,为潘璋效死的心总是有的。

于是在相互对视一眼后,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。